日本知識產權專利制度介紹
在日本,特許(即發明專利)、實用新型、意匠(即外觀設計)、商標均屬于日本特許廳所管轄的范圍。
特許廳審判部對這三種專利和商標進行審理,本文中省略了有關商標的說明,例如提出異議、撤銷等,對外觀設計、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的審判制度進行評析。
表1中簡單歸納了審判的種類和概要。
在授權之前,與發明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需要實審,保護期20年)不同,實用新型專利是沒有實質審查的,一般會被注 冊,雖然極少數申請有被拒絕的可能,但都不會產生駁回的結果,因此不會有拒絕查定不服審判(即復審)的現象。
此外,關于 “補正卻下不服審判”,即在審查過程中,申請人對審查員不接受修改申請文書的決定不服時,可以向審判部申請對其進行審理,該審理期間暫停審查。
目前,補正 卻下不服審判只有外觀設計能夠申請,對于發明專利申請,不接受其修改而產生駁回決定后,可以在復審程序中對能否修改進行爭辯。
授權之后,例如專利權人為了規避被無效的風險,主動對專利權進行修改時,可以提出“訂正審判”的請求,這也是日本與中國專利制度的重要不同之一。
當然,在 無效審理過程中,也可以通過請求修改制度對專利權進行修改。
其次,關于判定和鑒定,與中國的“專利確權咨詢”和“專利侵權咨詢”相似,其主要是對專利權的 技術范圍等問題給出專家意見,并沒有法律約束力,但在大多數情況下,法官在判決中會考慮特許廳的這一專家意見。
以下參考日本特許廳公布的“特許行政年次報告書2014年版”中的數據,主要對大家普遍比較關心的復審和無效的審理現狀作一個簡單的介紹。
發明專利復審請求件數自2007年達到頂點之后,近年呈逐漸減少的趨勢,2012年比前年減少6.4%,為2.4958萬件。提出復審時,通過修改,在前置審查中獲得授權的比例近年已經超過一半,并且呈逐年遞增的趨勢,可見修改是獲得授權的有效手段。
對于不作修改或修改后在前置審查中沒有被授權的案件,在審判部組成的合議組進行審理的,其成功率以“成功獲權件數/(成功獲權件數 不成功件數)”進行計算,得到如圖1中的折線,不含前置審查授權的復審授權成功率也在逐年增加,已經達到5成以上。
發明專利的無效請求件數自2007年以來一直徘徊在300件以內,2012年更是減少到217件,而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也分別在10件、20件前 后變化。
圖2還顯示了發明專利無效請求的結果分析,維持發明專利有效的比率(不包含被部分無效的件數,其被計算在無效成功的數據內)以“無效請求不成立件 數/(全部無效或部分無效件數 無效不成立件數)”計算得到的折線可以看出,維持有效的比例近年已經逐年增加到半數以上,對于權利人來說是非常有利的形勢 ......
(樂知網- 領先的一站式知識產權服務平臺,聚焦 專利申請,商標申請 業務)
更多 專利申請,商標注冊 問題,歡迎咨詢
TEL 182-1095-8705
在日本,特許(即發明專利)、實用新型、意匠(即外觀設計)、商標均屬于日本特許廳所管轄的范圍。
特許廳審判部對這三種專利和商標進行審理,本文中省略了有關商標的說明,例如提出異議、撤銷等,對外觀設計、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的審判制度進行評析。
表1中簡單歸納了審判的種類和概要。
在授權之前,與發明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需要實審,保護期20年)不同,實用新型專利是沒有實質審查的,一般會被注 冊,雖然極少數申請有被拒絕的可能,但都不會產生駁回的結果,因此不會有拒絕查定不服審判(即復審)的現象。
此外,關于 “補正卻下不服審判”,即在審查過程中,申請人對審查員不接受修改申請文書的決定不服時,可以向審判部申請對其進行審理,該審理期間暫停審查。
目前,補正 卻下不服審判只有外觀設計能夠申請,對于發明專利申請,不接受其修改而產生駁回決定后,可以在復審程序中對能否修改進行爭辯。
授權之后,例如專利權人為了規避被無效的風險,主動對專利權進行修改時,可以提出“訂正審判”的請求,這也是日本與中國專利制度的重要不同之一。
當然,在 無效審理過程中,也可以通過請求修改制度對專利權進行修改。
其次,關于判定和鑒定,與中國的“專利確權咨詢”和“專利侵權咨詢”相似,其主要是對專利權的 技術范圍等問題給出專家意見,并沒有法律約束力,但在大多數情況下,法官在判決中會考慮特許廳的這一專家意見。
以下參考日本特許廳公布的“特許行政年次報告書2014年版”中的數據,主要對大家普遍比較關心的復審和無效的審理現狀作一個簡單的介紹。
發明專利復審請求件數自2007年達到頂點之后,近年呈逐漸減少的趨勢,2012年比前年減少6.4%,為2.4958萬件。提出復審時,通過修改,在前置審查中獲得授權的比例近年已經超過一半,并且呈逐年遞增的趨勢,可見修改是獲得授權的有效手段。
對于不作修改或修改后在前置審查中沒有被授權的案件,在審判部組成的合議組進行審理的,其成功率以“成功獲權件數/(成功獲權件數 不成功件數)”進行計算,得到如圖1中的折線,不含前置審查授權的復審授權成功率也在逐年增加,已經達到5成以上。
發明專利的無效請求件數自2007年以來一直徘徊在300件以內,2012年更是減少到217件,而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也分別在10件、20件前 后變化。
圖2還顯示了發明專利無效請求的結果分析,維持發明專利有效的比率(不包含被部分無效的件數,其被計算在無效成功的數據內)以“無效請求不成立件 數/(全部無效或部分無效件數 無效不成立件數)”計算得到的折線可以看出,維持有效的比例近年已經逐年增加到半數以上,對于權利人來說是非常有利的形勢 ...... 摘自:樂知網 http://m.ttyyy.net/
(樂知網- 領先的一站式知識產權服務平臺,聚焦 專利申請,商標申請 業務)
更多 專利申請,商標注冊 問題,歡迎咨詢
TEL 182-1095-8705
關鍵詞: 知識產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