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專利權失去效力的情形包括什么?屬于侵犯專利權的行為是什么?
專利代理 發布時間:2023-02-22 23:30:22 瀏覽: 次
今天,樂知網小編 給大家分享 導致專利權失去效力的情形包括什么?
本文導讀目錄:
1、導致專利權失去效力的情形包括什么?
2、屬于侵犯專利權的行為是什么?
3、屬于犯罪的專利侵權行為的認定標準是什么?
導致專利權失去效力的情形包括什么?
一般總結為以下四種:1、專利權在法律上被宣告失去效力。
2、專利權的權利超過了原本規定的時間。
3、(當事人)提出書面申請自動放棄了專利權。
4、專利權人沒有按照規定的時間上繳年費,或者拒繳年費。
我們所說的專利權指的是發明創造這項的人(簡稱“專利權人”)在符合法律規定的情況下,對他發明或者創造的東西可以一個人單獨使用、收益,處分,并且他人是沒有辦法干涉的一種特有的權利。
專利權具有三個重要的特性:時間性,即專利權受一定的時間限制;地域性,即專利權的所在地或者使用地也是有限制的;排他性,即專利權這項權利并不與他人共同享有,只屬于專利權人。
除此之外,專利權在法律上來講也有幾個特征:
(1)專利權是集兩種權利于一身的權利,也就是說,專利權它包含了人身權和財產權。
(2)專利權需要向專利局進行申請,申請通過了才能獲得。
(3)專利權申請之前,的這項發明必須先完成,并且公開出來。
(4)專利權還有有一定的價值利用特征,如果專利權人對這項專利不進行使用或者也不準他人代替使用的話,相關部門有權利強制性的要求專利權人同意使用專利,進而讓這項專利的作用得到最大的發揮。
專利權失去效力之后,也會產生一定的法律后果,如:
1、專利權一旦被宣告無效以后,專利權就會消失不存在了。
由此可見,從專利權人享有專利權的那一刻起,專利權就可能隨時被宣告專利權無效從而失去效力。
2、專利權如果在還沒有宣告無效之前,人民法院已經執行了對專利進行侵權的判決、裁定,或者說已經強制性的對的一些糾紛處理進行了決定時,又或者已經對這項專利進行了專利權的合同轉讓以及使用專利合同許可的,都不再追究。
但是,如果是專利權人故意或者惡意的給別人的財產或者人身造成了損失,法律上可以要求專利權人進行相應的損失費賠償。
3、如果這項專利的原專利權人或者是原專利權轉讓人,將這項之后,卻不向新的專利權人活著是受到專利權轉讓的人返還法律上允許的轉讓費或者專利使用費,就是違反了法律上的公平原則,那么原專利權人或者是說原專利權轉讓人就應還返還一定的專利轉讓費和相當的使用費給新的專利權人或者受到專利權轉讓人。
宣告專利權無效的申請,只可以在這項專利被專利局通過6個月之后才能提出。
而對于撤銷專利權的申請,則是在6個月內提出。
我國的專利權保護的規定是十分嚴格的,但是時間的限制導致很多專利權在獲得之后6個月以內就被公眾發現這項發明創造并不符合要求,從而無法及時提出對宣告專利權無效的申請。
屬于侵犯專利權的行為是什么?
以下行為屬于專利侵權:(1)制造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的行為;
(2)使用發明、實用新型專利產品的行為;
(3)許諾銷售發明、實用新型專利產品的行為;
(4)銷售發明、實用新型或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的行為;
(5)進口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的行為;
(6)使用專利方法以及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依照該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的行為;
(7)假冒他人專利的行為。
屬于犯罪的專利侵權行為的認定標準是什么?
事實上,按照我國的相關規定,將產品與被控侵權產品進行比較,就非常有可能得出錯誤的結論。其原因在于:
第一,的保護范圍不是由專利產品確定的。
作為專利權的客體的發明創造是無形的知識形態的勞動產品,所以無法依發明創造本身來確定專利權的保護范圍。
第二,在獲得一項產品的專利權后,其制造或者許可他人制造的專利產品與其權利要求保護的范圍往往有不一致的情況。
專利權人生產的產品僅是技術方案的一種具體表現形式,并不能完全表達專利技術方案的全部內容。
專利侵權判定依據是《專利法》第五十九條的規定:“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說明書及附圖可以用于解釋權利要求。
該規定表達了兩層含義:
一、專利保護范圍以權利要求書記載的內容為準,而不是由專利產品確定的。
二、在上述前提下,允許利用說明書和附圖對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作出一定的修正,這種修正是以專利權人對自己的發明創造作出具體說明為依據。
一項專利權的權利要求是由一個個具體的技術特征組成的。
在一項中,其權利要求書中至少包含一項獨立權利要求,還可以包括從屬權利要求。
由于獨立權利要求是構成一項發明創造必不可少的必要技術特征組成的,它的保護范圍最大,所以專利權的保護范圍首先是由獨立權利要求確定的。
我國以發明和實用新型的獨立權利要求書中記載的全部必要技術特征作為一個整體技術方案來確定專利權的保護范圍。
因此,在判定被控侵權物是否構成侵犯他人發明專利權時,應當是將被控侵權物的全部技術特征與專利的必要技術特征逐一進行比較,以被控侵權物的全部技術特征是否落入發明專利權利要求書中獨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
在這里,被控侵權物不存在什么必要技術特征或者主要技術特征,而是應當拿被控侵權物的全部技術特征和專利的必要技術特征進行對比,從而得出是否相同或等同的結論。
只有當被控侵權物包含了獨立權利要求中記載的全部必要技術特征或與其等同的技術特征,才能認定侵權,否則不構成侵權。
值得指出,這里的“數額”,是指行為人在侵犯行為過程中,制造、存儲、運輸、銷售侵權產品的價值。
已銷售的侵權產品的價值,按照時間銷售的價格計算。
制造、存儲、運輸和未銷售的侵權產品的價值,按照標價或者已經查清的侵權產品的實際銷售平均價格計算。
被侵權產品沒有標價或者無法查清其實際銷售價格的,按照被侵權產品的市場中間價格計算。
此外,多次實施侵犯專利權行為,未經行政處理或者刑事處罰的,非法經營數額、數額或者銷售金額累計計算。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是難免會遇到相關的專利侵權的案件的,此時如果是需要維護自己的知識產權或者是專利權的,一定要按照法定的程序來維護。
導致專利權失去效力的情形包括什么? 的介紹就聊到這里。
更多關于 屬于侵犯專利權的行為是什么? 的資訊,可以咨詢 樂知網。
(樂知網- 領先的一站式知識產權服務平臺,聚焦 專利申請,商標注冊 業務)
關鍵詞: 專利侵權 專利 ?